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訴訟>

未成年人偵查階段辯護意見法律依據是什麼?

刑事訴訟 閱讀(1.52W)

一、未成年人偵查階段辯護意見法律依據是什麼?

未成年人偵查階段辯護意見法律依據是什麼?

未成年人偵查階段辯護意見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在案件偵查終結前,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偵查機關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並記錄在案。辯護律師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為刑事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向偵查機關提出書面辯護意見提供了法律依據。儘管在偵查階段,律師接受當事人或者當事人家屬的委託時,對於當事人涉嫌犯罪的相關事實情況瞭解不多,對於偵查機關究竟掌握何種證據、已經查實何種事實更不瞭解。但《刑事訴訟法》賦予了辯護律師可以根據事實和法律給犯罪嫌疑人提供幫助,同時也賦予了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權利。

二、其他法條規定

指定辯護應自審查起訴階段始

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對於被告人未委託辯護人的,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是指定辯護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也即指定辯護的範圍僅存在於案件的審判階段。

首先,委託辯護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依據《刑訴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案件自移送到人民檢察院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相比之下,指定辯護的範圍僅存在於案件的審判階段,時間極為短促,最早也得在開庭前10日,刑事訴訟已進入後期。也就是說在刑事訴訟介入程式上,委託辯護在時間上早於指定辯護,兩類辯護規定不平等,顯失公平。

其次,指定辯護適用情形有三種:

一是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以及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案件;

二是被告人是盲、聾、啞或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案件;

三是被告人可能被判處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案件。

由此可見,設定指定辯護的目的是為那些弱勢群體以及可能被處極刑的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更好地保障他們的訴訟權利。但刑訴法將指定辯護侷限在審判階段,在至多10日的短短時間裡,要求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在經濟因素的制約下,去調查清楚那些相比之下案情複雜、取證困難的案件事實,這是不現實的。這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辯護律師只是走走過場,而使指定辯護流於形式,顯然,不利於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在日常生活當中,一般情況下對未成年人如果要進行一個辯護的話,他也是有一定的辯護意見所出具的,本身我們國家對未成年人的法律規定就非常的特殊,所以他們的權力更加比較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