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婚姻家庭>子女撫養>

離婚後自願放棄探視權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子女撫養 閱讀(9.86K)

離婚後自願放棄探視權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社會生活當中的很多婚姻關係,都是因為有了孩子以後才緊緊的拴在一起的。即使夫妻之間的感情存在諸多的問題,但是因為孩子的原因,雙方不可能離婚以後就不發生任何關係了。這也不排除有些夫妻在離婚的時候直接在協議書當中放棄了孩子的探視權,對於離婚後自願放棄探視權是否具備法律效力呢?

一、離婚後自願放棄探視權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親或母親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這是處理父母子女關係和子女撫養糾紛的基本原則。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的撫養不僅僅是一種權利,同時也是一種義務,而且,這種權利和義務不是離婚雙方之間可以自由處分的權利義務。因此,涉及未成年子女切身利益的權利義務內容,如探望權等,離婚雙方是不能作任意處置的,即使進行了處置,這種處置也是沒有法律效力的。離婚後,父母對子女的權利義務性質上沒有發生改變,只不過雙方行使這種權利義務的方式有所不同,即: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是通過具體和直接的照顧、教育等撫養行為來實現和履行其對子女的撫養權利和義務;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對子女的撫養權利和撫養義務,則主要通過探望和負擔撫養費等方式來實現和履行。因此,離婚雙方是無權通過協議方式自行放棄對子女的探望權的。不僅如此,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對對方實現和履行對子女的撫養權利義務行為還應當提供必要的協助。

另外,從婚姻法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規定的措辭來看,探望權只能依照法定程式由法院中止,不存在可以由離婚雙方協議放棄的可能。

二、不遵守離婚協議的約定,非撫養方頻繁探望子女,撫養方提出異議的,應如何處理?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實踐中,離異後的父或母頻繁探望子女,或違反探望的約定或規定會見子女,以致干擾了子女的正常生活,影響其身心健康。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在下列4種情形下,未成年子女及其監護人可以向法院請求中止父或母探望的權利:

(1)患有嚴重精神病或者烈性傳染性疾病的;

(2)對子女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子女的;

(3)探望權人與子女關係嚴重惡化,子女堅決拒絕探望的;

(4)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應當中止其探望權的事由。

如果非直接撫養方違反協議,頻繁探望子女,且事實上影響了子女的身心健康,雙方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直接撫養方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中止對方的探望權。但是,如果非直接撫養方改正其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探望行為的,經法院確認可以恢復其探望子女的權利。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親或母親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這是處理父母子女關係和子女撫養糾紛的基本原則。

其實我國法律當中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來說,未成年人想要見到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在正常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得阻撓。所以所謂的離婚後自願放棄探視權,根本就不具備法律效力。這也就是說,即使簽訂了放棄孩子的探視權,將來如果反悔的話,當事人也不得阻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