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犯罪辯護>

被教唆人犯罪未遂可以減輕處罰嗎?

刑事犯罪辯護 閱讀(2.34W)

一、被教唆人犯罪未遂可以減輕處罰嗎?

被教唆人犯罪未遂可以減輕處罰嗎?

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教唆未遂的情形:

1.被教唆者並沒有接受其教唆的犯罪意圖

2.被教唆者當時接受了教唆犯關於犯甲罪的教唆,但實際上他實施的行為是乙罪,且甲罪與乙罪之間不存在重合關係。

3.教唆犯對被教唆人進行教唆時,被教唆人已有實施該種犯罪的故意,即被教唆人實施犯罪不是教唆犯教唆引起的。教唆未遂亦可罰,但可從輕或減輕處罰。

中國刑法理論一般採用第三種觀點。教唆犯未得逞是由於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中國刑法規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教唆未遂的主要特徵是:

(1)教唆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行為。教唆犯的著手是以本人的教唆行為的著手為標誌,還是以被教唆人的實行行為的著手為標誌,是理論上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共犯從屬性說認為,教唆犯從屬於實行犯,只有實行犯的著手才能視為教唆犯的著手。共犯獨立性說認為,共犯是獨立表現其主觀惡性的,教唆犯對實行犯沒有任何從屬性可言,只要教唆犯著手教唆,就庫視為教唆犯的著手。中國刑法理論認為,教唆犯的著手不以被教唆犯的著手為轉移,只要教唆犯著手實行教唆行為的,就是教唆犯的著手。

(2)教唆犯沒有得逞。教唆犯未得逞,是區分教唆未遂與既遂的標準。對此刑法理論上存在著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教唆犯是行為犯,只要教唆行為一經實行完畢,就構成教唆既遂,反之是教唆未遂。第二種觀點認為,應以被教唆的人是否接受教唆形成犯罪決意作為區分教唆犯的既遂與未遂的標準,只要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形成犯罪決意,並實施了犯罪行為,那麼無論被教唆人實施的是犯罪預備行為,還是犯罪實行行為,是犯罪既遂,還是犯罪未遂,教唆犯均構成既遂,反之是教唆未遂。第三種觀點認為,應以被教唆犯實行被教唆的犯罪是否既遂作為區分教唆犯既遂與未遂的標準,被教唆犯實行被教唆的犯罪構成既遂的,教唆犯也是既遂,反之就是教唆未遂。

綜合上面所說的,犯罪未遂是可以體現在每一個案件裡面的,只要在犯罪的時候有未遂的情形,那以就可以得到減刑的機會,如果對方沒有受到傷害的話,那麼還可以進行免除刑法,所以,犯了錯就要知錯,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