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犯罪辯護>

醉酒的人身上財物扒竊怎麼辦?

刑事犯罪辯護 閱讀(2.24W)

一、醉酒的人身上財物扒竊怎麼辦?

醉酒的人身上財物扒竊怎麼辦?

構成的是盜竊罪,搶奪罪(刑法第267條),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是中國刑法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的一項罪名,是介於盜竊罪與搶劫罪之間的一種犯罪形態。關鍵在於是不是趁人不備。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第3條第4款規定,“在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盜竊他人隨身攜帶的財物的,應當認定為‘扒竊’。”

二、扒竊的司法解釋

司法實踐中一般理解為在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竊取他人隨身攜帶的財物的行為為扒竊。盜竊物件為“隨身攜帶的財物”是扒竊與普通盜竊的明顯區別,而準確認定“隨身攜帶的財物”是否同時會危及犯罪物件的人身安全又是區分普通盜竊與扒竊的關鍵。實踐中,“隨身說、貼身說、近身說”三種觀點,均是對“隨身攜帶的財物”的一種空間限制,而認定扒竊含義中的“隨身攜帶的財物”主要應考慮對犯罪物件造成潛在的人身危險性。(並不限於祕密竊取)刑法修正案(八),明確將扒竊以列舉的方式成為盜竊罪的罪狀之一,是行為犯罪,只要實施了扒竊行為,就構成犯罪,不論竊得財物多少。認定扒竊行為,應重要把握兩個特點:

一是地點性特徵,即發生的地點是車站、碼頭、廣場、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或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是扒竊的物件是受害人隨身攜帶的財物,既包括帶在當事人身上的財物,如口袋中的錢包、手機等,也包括隨身帶在身邊,伸手可及的地方的財物,如當事人吃飯時放在餐桌上的手機、掛在椅子背上衣服中的錢包等。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醉酒的人被扒竊的,顯然犯罪分子也構成了偷竊行為,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情況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的認定有異議的,可以直接向司法機關諮詢辦理,具體情況下應當結合實際的涉案金額來對相關法律進行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