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金融詐騙辯護>

法律規定詐騙罪的犯罪構成界定

金融詐騙辯護 閱讀(1.39W)

一、詐騙罪的犯罪構成界定

法律規定詐騙罪的犯罪構成界定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詐騙罪侵犯的物件,僅限於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

2、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

3、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後作出財產處分。

4、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後,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不構成犯罪的詐騙如何處罰

詐騙罪(刑法第266條)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根據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監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最新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為起點。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並依法處罰。不足3000元的公安機關也應當受理,並積極開展工作,及時向上級公安機報告,開展串並案件,若多地都有此類案件發生可由共同的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如詐騙案件中沒有其他涉嫌犯罪行為,待查明違法行為人後,可給予行政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該行為涉嫌詐騙罪,數額較大時需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的。在承擔刑事責任之後,還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刑事責任並不能代替民事責任。一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都是這樣的。除非原告主動不要了,否則債務仍然存在的。所以,詐騙罪判刑後是需要還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