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網路生活>網路安全>

網路侵權的定義

網路安全 閱讀(7.13K)
網路侵權的定義

侵權的物件是有很多的,可能是動物傷人、消費權益等,社會中還有財產侵權,如扒竊這樣的其他侵權行為,遇到扒竊了,大部分當事人會選擇不聲張,這是間接助漲了扒竊者的氣焰,應該及時找警察處理。因為具體情況行為的情況不同,當事人採取措施的時候就要有針對性,千萬不可一概論之,這樣可能無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精選律師 · 講解例項

網路侵權定義




    網路侵權,顧名思義,是指在網路環境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所謂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訊裝置和線路連線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訊協議、資訊交換方式及網路作業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的系統。”網路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物件是自然人。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裡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係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構成條件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佈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佈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佈,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佈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佈;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佈。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並散佈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佈虛假的事實,但並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佈的事實沒有特定的物件,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於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只要事實存在,兩者都構成誹謗,誹謗罪需情節嚴重,前者一般是道歉,後者就需要負法律責任了。



    在我們國家,根據刑法當中的明文規定,侮辱罪,誹謗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相關犯罪,都是當事人提出告訴的才進行處理,除此之外,這裡所說的告訴才進行處理,指的是被害人告發的,法院才能夠進行受理,不然的話是無法進行受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