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合同事務>合同審查>

合同審查要溝通的內容及稽核要點有哪些?

合同審查 閱讀(2.67W)

一、合同稽核溝通內容有哪些?

合同審查要溝通的內容及稽核要點有哪些?

1、與業務溝通:與業務溝通是最基本的合同稽核步驟,不瞭解、不理清業務背景、核心商業條款,就貿然稽核修改合同往往會犯錯誤、增加溝通成本;另外對於溝通不清楚或者業務側也比較模糊的問題,一定需要通過書面形式取得業務側的確認或讓業務側知悉。

2、與對方溝通:對於多次反覆溝通來往的合同,一定是要及時通過電話溝通或者合作方見面溝通,彼此溝通清晰各方的顧慮點以及期望達成的目標,則往往比較容易儘快達成一致解決方案。

3、與業內專家溝通:對於複雜的問題,比如說一些技術性問題,沒有專業背景的業務、法務不太可能知道其中的厲害,只有業內專家、從事相關實際操作的人員才能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另對於法律關係比較複雜、投資規模較大、存在疑難問題點的專案,還應該與行業內有經驗的律師溝通,請專業律師再稽核把關。

4、與主管機關溝通:對於一些政策性問題,遇到爭議或者雙方均無法確定的時候,不妨向相關主管機關發出徵詢函件,爭取得到主管機關的回覆意見。

二、合同稽核要點有哪些?

1.決策審查過程:依據組織的長遠規劃、戰略目標、近期工作計劃,對相關專案進行市場、政策、方向等方面的評估,進而對合同締約目的、預期效果進行決策性分析,形成合同起草指導意見,並對合同草稿進行立意審查的過程。

2.主體審查過程:依據相關政策法規、合同締約要求、相關技術標準,對簽約雙方進行主體資格、專案資質、締約信譽、資信能力、人員構成等方面的審查過程。

3.可行性審查過程:依據法律法規、行業規定、締約目的,綜合考慮組織所處環境、軟硬體條件、操作習慣等,對合同標的、設定履行方式、技術要求等內容,進行可操作性審查,確保合同履行能實際履行的過程。

4.合法性審查過程:依據相關法規、規定、締約專案性質、行業操作規定,對合同標的、條款內容、法律術語、簽訂方式、履行條件、要否登記等相關事項是否與之衝突,致使合同無效的情況進行審查的過程。

5.風險性審查過程:依據締約性質、型別、習慣以及市場情況,對締約目的、合同履行、不可抗力等方面進行風險預測評估,並作出相關調整修改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