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徵地拆遷>企業拆遷>

公司拆遷如何賠償?

企業拆遷 閱讀(9.33K)

拆遷動土一直以來都牽動著被拆遷人的心,而公司有時候也在被拆遷之列,問題是公司是法人而非自然人,它在被拆遷時如何獲得補償呢?是和自然人拆遷戶一樣呢還是另有規範呢?下文將為您詳細介紹企業拆遷的補償問題即公司拆遷如何賠償。這類特殊主體在民事領域一般會獲得和自然人同等的地位,但在拆遷領域很明顯是不同的。

公司拆遷如何賠償?

一、企業拆遷補償包括哪些

企業拆遷補償費用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拆遷資產的補償費用,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築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而發生損失的機器裝置而生的補償等;

二是停產停業損失,以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既包括實際經營損失也可酌情包括預期經營損失;

三是拆遷補償費用,包括搬遷前期費用和搬遷過程中發生的停工費用、機器裝置除錯修復費用以及物資的拆卸、包裝和運輸、解聘員工補償費等費用;

四是基於拆遷政策發生的獎勵費用,包括速遷費、拆遷獎勵費等。

(一)拆遷資產補償費用

1、實踐中關於土地補償費用存在的問題。

根據《條例》規定,拆遷補償物件是國有土地上的建築物及附屬物,對空地或淨地的補償,拆遷法規並沒有做出統一的規定。對集體土地上的建築物拆遷也沒用規定。

2、房屋、建築物補償費用確定問題。

對於房屋、建築物的補償,應當以相關房產證明登記的建築面積為計算標準。因為歷史原因無法辦理房產證明和土地證明的,可經實際丈量確定。房屋、建築物的價值一般應由拆遷人、被拆遷人共同委託評估公司,評估公司根據相關評估技術標準,確定房屋、建築物的實際價值。

3、裝置補充費用按照重置成新價計算

裝置搬遷安裝費用應當按國家和當地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裝置安裝價格計算。機器裝置分為兩類:一類是可搬遷裝置;二是不可搬遷裝置;可搬遷裝置因拆遷而引起的損失費又可分為實物損失費和功能損失費。實物損失費包括拆卸費用、運輸費用、安裝費用、除錯費用等。功能損失費用包括搬遷引起的機器精度下降、不合格產品的增多。

(二)停產停業損失

《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對因徵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徵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具體標準和計算方法該條例並沒有統一規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也沒有進行規定。在法律實踐中,補償的標準、依據常常由市一級地方政府以政策性檔案規定,各地補償標準不同,計算方法也不同,這在立法上未免是一個遺憾。

(三)拆遷補償費用

1、裝置搬遷安裝費

對於可搬遷的裝置,應當本著繼續利用的原則,進行異地搬遷安裝,繼承投入使用。據此產生的裝置搬遷和安裝費用是拆遷引起的必然損失,拆遷人應當予以補償。

2、解聘員工的安置補償費用。

因拆遷而解聘員工的安置補償費用,在法律法規政策性檔案中並沒有詳細性規定,屬於拆遷當事人相互協商爭取的專案。拆遷如果導致員工解聘,那麼,應當根據具體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結合勞動法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四)基於拆遷政策發生的獎勵費用

在拆遷的過程中,拆遷人為了加快拆遷進度,拆遷人往往會採取速遷獎勵的辦法鼓勵被拆遷人、承租人儘早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搬出拆遷範圍。獎勵費用金額的大小,由拆遷人根據拆遷實際確定,也可由拆遷人、被拆遷人、實際承租人之間協商確定。

二、企業拆遷過程中,企業主應當如何維權?(以承租企業為例)

1、承租企業在拆遷前的準備

首先,法律上規定了“久拖不搬”的強制手段。《行政強制法》和《條例》確立了行政強拆和司法強拆的兩種救濟手段,面臨被拆遷人、承租人“久拖不搬”的情況,拆遷人有權依照法律程度申請強制拆遷,被拆遷人、拆遷關係人意圖想通過“拖”的方式而阻止拆遷人的拆遷,這是不現實的想法;

其次,拆遷是一種依法而為之的法律行為,哪些專案應當補償、哪些情形應當照顧、基於何種標準補償,都是經由法律、法規、地方政策性檔案所規範的,所有的拆遷補償都是納入到法律、法規、政策性檔案中的,而不是拆遷人自主決定的事情。

再次,抱有“等”、“耗”、“拖”想法的被拆遷人往往把全部精力集中於補償款的安置上,而忽視了補償款分割的法律風險化解。律師在辦案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補償款談妥之前,被拆遷人、承租人往往站成一線,共進共退,以圖爭取更多的利益。而一旦補償款落實之後,被拆遷人、承租人以及拆遷關係人會因為之前的權屬約定不明而再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為其進行動遷款的分割,拆遷之事本已麻煩甚多,再加上動遷款的分割,更容易出現親朋關係破裂、子女關係緊張的情況。而這一切,其實都可以通過拆遷前的準備,通過約定各方權利的方式,很容易地把拆遷後的法律風險給化解掉。但很多拆遷人、拆遷關係人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徒增許多煩惱和糾紛。

2、承租企業在拆遷前可以做的準備工作有:

(1)深度審查拆遷中的各方權利義務關係,確定因拆遷而發生關係的各方主體

與住宅房屋拆遷相比,非住宅房屋拆遷(企業拆遷)因為土地、房屋的權屬關係複雜,在拆遷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拆遷關係人在裡面。如果被拆遷房屋是自有產權辦公用房,並享有完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被拆遷人就是被拆遷房屋的產權人,拆遷關係主體就是拆遷人、被拆遷人。

(2)積極準備對被拆遷房屋的產權關係證明、現有裝置清單、勞動合同的備案核查、裝修裝潢費用支出等相關材料證明

(3)聘請律師介入,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制定拆遷策略

拆遷涉及範圍廣、補償標準各有差異,而且拆遷人在拆遷中往往有著更優勢的地位,使得很多被拆遷人、拆遷關係人“怕”拆遷。“怕”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拆遷跨度時間長,繁瑣事情多,很多企業初次接觸拆遷,對此束手無策;二是缺乏相關的拆遷法律知識,在與拆遷人交涉的過程中怕吃虧。鑑於拆遷的複雜性和專業性,對於法律關係複雜的拆遷聘請拆遷律師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3、拆遷實施中,拆遷人應對承租企業補償的專案

在法律實踐中,企業拆遷補償主要分為四部分:一是拆遷資產補償,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築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而發生損失的機器裝置而生的補償;二停產停業損失。三是拆遷費用補償,包括搬遷前期費用和搬遷過程中發生的停工費用、機器裝置除錯修復費用以及物資的拆卸、包裝和運輸、解聘員工補償費等費用。四是基於拆遷政策發生的獎勵費用,包括速遷費、拆遷獎勵費等。

三、關於非承租企業的拆遷補償問題

關於非承租企業的拆遷補償問題除上述應當補償的費用之外,至少還應當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補償:

1、廠房及其他不動產的徵收補償。

2、土地使用權收回的補償費用。

3、關於劃撥取得土地使用權的

綜上所述,公司拆遷如何賠償需要從多個方面探討,和自然人的拆遷相比更為複雜,但是它們也有統一性。自然人和法人在民法領域獲得賠償的權利應該是相等的,但是因為受損程度差異和主體的差別表明他們獲得賠償的基數必然有不小的差距,這是民法公平公正原則的體現,損失應當與補償成正比,但這並不代表損失和補償結果接近,因此大家要詳細對照自己的情況進行這方面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