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徵地拆遷>補償標準>

土地管理法臨時徵地補償的標準是什麼?

補償標準 閱讀(1.86W)

我們國家對於土地方面制定了很多的法律,對於生活當中發生的土地的問題一般都是在土地徵收方面,土地的徵用往往是會有土地的補償的,因為土地徵用肯定是會損害一些人的利益的。土地補償的比準在土地管理法當中是有規定的。土地管理法當中的臨時徵地補償標準一包都有土地補償青苗補償附著物補償和安置補助費方面。那麼臨時徵地補償標準是什麼。

土地管理法臨時徵地補償的標準是什麼?

補償專案標準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徵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徵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 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徵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地單位安置因徵地所造成的富餘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徵地補償標準

1、各項徵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准的徵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相關法律條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

第五十七條建設專案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在都市計畫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都市計畫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臨時使用土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並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

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

第二十七條搶險救災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屬於臨時用地的,災後應當恢復原狀並交還原土地使用者使用,不再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屬於永久性建設用地的,建設單位應當在災情結束後6個月內申請補辦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第二十八條建設專案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佔用耕地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自臨時用地期滿之日起1年內恢復種植條件。

對於臨時徵地一般都是指臨時進行徵用,並不是徵用永久的,所以說這一方面的補償肯定是會比永久徵用的補償要少很多的,但是臨時徵用有的時候是會損害地面上的附著物的,所以說對於地面上的附著物也是有著一系列的補償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