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案例>

父母可以任意處分未成年財產嗎

婚姻家庭案例 閱讀(1.74W)
父母可以任意處分未成年財產嗎

一、父母可以任意處分未成年財產

根據《民法典》第三十五條的規定:“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因此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不得隨意處分其財產,更不得將其財產用於投資。如果父母作為監護人有私自處分行為,並且對未成年子女的財產造成損失的,則父母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在一般情況下父母不得處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在特殊情形下,如其家庭發生較大變故,被監護人的生活、學習等各項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或者出現嚴重疾病需要高昂的醫療費用時,必要時可對被監護人的財產進行處分。

二、監護人怎麼履行監護職責

監護人應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監護人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以維護被監護人的利益。未成年人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時,應當根據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成人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限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保障和協助被監護人實施適合其智力和精神健康的民事法律行為。

監護人不得干涉被監護人能夠獨立處理的事務。

三、何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

眾所周知,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保護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故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包括法定代理權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各項權利。現實中,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一般都會最大限度的保護未成子女的利益,在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範圍內行使監護權,然而現實生活中,許多情形難以確定。

(一)為了子女就學、治病、改善生活條件等向他人借款而以子女財產設定抵押權的,有利於被監護人,此種行為通常被認定“維護被監護人利益”,代理行為有效。

(二)父母出資購買房產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該房產雖然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但實質上為家庭共同財產,父母處理房產的行為,亦宜認定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

(三)為了子女出國就學、治病等向他人以子女財產設定抵押權而借款,取得資金後用於個人投資或其他消費行為,此種行為在實務中通常較難認定,需由相關材料佐證才能認定抵押行為的效力是否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

(四)以子女名下財產設定抵押權用於家庭經營或投資,取得的收入用於家庭共同生活,從家庭倫理角度出發,子女亦是投資經營的直接受益者,雖然在家庭經營或投資過程中存在一定風險,容易導致財產的毀損滅失,但財產的毀損滅失不應作為是否屬於“維護被監護人利益”的判斷,而應以在設定抵押權時的初衷進行是否屬於“維護被監護人利益”的判斷。

父母對維護子女的合法權益具有天然動力,其作為監護人不同於其他主體作為未成年監護人的情形,在父母處分未成年子女財產時,應對父母法定代理權的自由裁量留有一定空間,應以其具體行為來評判是否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最為合理和可行。

父母可以任意處分未成年財產嗎?通常情形不行,但若有特殊情況,還是允許父母處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而父母處分財產,其實也是履行監護權的一種方式。當然在行使監護權的時候,一切都要“維護被監護人利益”,不能損害了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若大家有什麼不瞭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問的可以點選下方按鈕諮詢相關律師。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