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合同事務>合同糾紛>

哪些情形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合同糾紛 閱讀(5.3K)

一、哪些情形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哪些情形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我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時,可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此外,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條的規定,當事人依照以上情形中止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有權解除合同。

二、中止履行合同的注意事項及法律後果

(一)承擔違約責任、損害賠償責任

當事人一方必須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不能履行合同義務,才能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而不能無根據地懷疑對方不能履行合同。當事人如果沒有確切證據而擅自中止合同,要承擔違約責任。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還要承擔賠償責任。

(二)繼續履行合同

一旦對方提供了適當履行擔保時,暫時中止履行的一方就應繼續履行合同。適當擔保,是指銀行或其他擔保人擔保,給付履約保證金(定金),抵押擔保等。當對方提供上述形式的擔保時,即可認為是適當擔保,中止的一方應當繼續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條的規定,其實也就是不安抗辯權。也就是一方要是有切確的證據,證明對方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況,那麼就可以以此為由,中止繼續履行合同義務,而這其實也是對自身利益的一種保護。但在第五百二十九條中也要求了,若是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話,那麼應該及時的通知到對方,而此時對方提供了相應的擔保,那麼是應當恢復合同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