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公司經營>公司經營糾紛>

股東退出公司應關注哪些法律問題?

公司經營糾紛 閱讀(1.27W)

一、股東退出公司應關注哪些法律問題?

股東退出公司應關注哪些法律問題?

小型公司的大多數是幾個朋友或親友們作為股東而成立,共同出資、出人力,出經營管理、出業務資源等,但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可能因為經營意見不合或經營策略改變導致各股東無法繼續,故而部分股東退出公司經營,俗稱“退股”,但從其操作手法並非公司意義上的退股減少註冊資本,其實質上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

1、退股為什麼是股權轉讓而不是減少資本金。

大多數小型公司在成立之初,多是找中介代理公司墊資註冊,名義註冊資本金50萬元或100萬元,但實際投入僅僅10萬元或20萬元等。如果嚴格按照減資程式處理,必須首先要繳清註冊資本,小型公司股東是無法做到的。所以,股東退出公司經營比較簡易辦法就是原股東將手中股份全部轉讓其他股東,即實施股權轉讓。

2、股東退股型股權轉讓的要點

(一)退出股東的注意要點:

(1)避免追繳不實資金的責任。多數公司成立時屬墊資型,其公司註冊資金是不實的,股權受讓方也清楚出資情況,有必要明確約定註冊資金充實責任由受讓方負責。如果不約定清楚,可能出現股權轉讓後,受讓方拒不付款,公司則要求補繳註冊資金。

(2)明確劃清權利義務。大多數退出公司之前,向公司投入資金、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除資本可以數字定量確定外,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無形資產均無法實施核定,所以股東在退出時必須明確劃定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無形資產如何處置。

(3)約定股權轉讓款的付款時間、金額和違約責任。實踐中,大多數退股糾紛爭議都是受讓方不支付股權轉讓款,有必要將股權轉讓款支付金額、實踐和違約責任具體約定明確,如管轄法院、律師費承擔、違約金額等需要一一列明。

(4)公司承擔付款方不合法,可以作為付款擔保方。過去多數退股案例中,約定公司承擔退股付款責任,與事實上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是不符,如果訴至法院,法院將是按無效合同處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受讓方基本是控制公司,公司財產是其個人的主要財產,一般優選做法是:受讓股東承擔付款責任,公司承擔擔保付款責任,從而保障連帶付款。

(二)受讓股東的注意要點:

(1)務必劃清退出股東的技術、業務資源、商業祕密利用的情況,必要情況下可以約定限制競業條款。

(2)約定商業信譽維護。很多退股案例中,退股原因是合夥人不和,那麼退股後就可能存在故意中傷、甚至誹謗原來合夥人或公司的情況,而小型公司來說任何一點點信譽損傷都是致命的,故有必要嚴格約定商業信譽維護,不得有任何中傷和誹謗行為。

(3)約定部分退股款作為保證金。約定保證金的目的就是保證公司能夠平安過度,避免因為股東退股後不當行為造成公司的不當傷害,督促退出股東遵守退出約定,不得競業,不得侵害商業祕密。不得誹謗等等。

二、股東要如何退股?

股東出資設立有限公司以後,因經濟生活的實踐卻又要求股東退股,原因很多:

(1)公司經營風險過大,超出股東投資的預期。

(2)股東死亡。股東依法享有股權列入遺產。若繼承人不願或者不適宜成為公司股東時,就得將死亡股東的投資從公司中分離出來。

(3)股東離異。當股東婚變,作為非股東一方配偶很難參加對人合性要求比較高的有限公司。非股東的配偶常要將股東權益的一半從公司中抽取出來變現交割。

(4)小股東遭遇控股股東壓榨而欲退股。

(5)公司陷入僵局。

(6)股東的出資面臨法律強制執行。

(7)其他情形如股東長期患病不能參加公司管理、股東喬遷異地或者國外而要求退出公司、股東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故急需資金等。

股東不得抽逃出資。關於公司回購股東股份的規定配合適用,為有限公司的股東找到了一條退出公司的門路。

但總體上講,我國目前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出問題的立法尚不完備,由於有限責任公司具有資合和人合的性質,公司的設立執行建立在股東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礎之上。實踐中若股東之間的關係極度惡化,股東要實現退出是相當困難的。其一,由於股東之間不合作,以致難以形成解散公司的股東會決議,甚至連股東會議都無法召開。其二,對外轉讓股權時面臨不能取得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或原股東對新股東表示出不接納或不團結的意向,而致沒有人願意受讓股權。對公司內部股東轉讓股權時,原股東可能利用把持公司的優勢使退出股東在財務、資產等方面處於資訊不對稱的境地,從而使其權益受損。

綜上所述,股東的退股是不受限制的,是完全自由的,但是必須要在一定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之下。如果股東惡意退股,不僅得不償失,還要對自己惡意退股的行為負責,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國對股東退出有著嚴格的界定,在股東選擇退股的同時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