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車輛交通>交通事故處理>

交通事故財產惡意保全的危害及原因是什麼?

交通事故處理 閱讀(3.14W)

交通事故財產惡意保全的危害及原因是什麼?

財產保全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將來法院判決能夠執行,同時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種救濟,有利於確定原被告雙方的權利義務。也不乏有人利用法律的漏洞進行惡意財產保全,那麼交通事故財產惡意保全的危害及原因是什麼呢?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本站小編接下來為您解答。

我國《民事訴訟法》確立了財產保全制度,旨在防止債務人惡意轉移、隱匿、毀損其所有財產,保證將來生效裁判能夠順利執行。因此,債權人為維護自身合法權利,依法可以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然而,民事訴訟實踐中,存在部分債權人濫用財產保全權利的現象,嚴重干擾了民事訴訟活動,造成一定的負面社會影響。對此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並要切實加以解決。

一、濫用財產保全權利的危害

1、浪費司法資源。債權人濫用財產保全權利,必然會增加法院財產保全方面的工作量,進一步加劇了當前面臨的案多人少矛盾,對有限的司法資源造成極大浪費。

2、加大調解難度。債權人濫用財產保全權利,導致當事人之間的對立情緒更趨激烈,且債權人自以為掌握主動權,不同意對債務人讓步,給法院調解工作加大了難度,不利於糾紛的有效化解。

3、損害司法權威。債權人濫用財產保全權利,而法院最終的判決數額通常遠遠小於查封標的,致使債務人對法院產生誤解,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法律權威和司法公信力。

4、侵害對方利益。債權人濫用財產保全權利,一般會影響到債務人的生產或生活,尤其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一些債務企業因此將陷入生產經營的困境,企業利益受到嚴重損害。

二、主要原因分析

1、主觀惡意驅使。部分債權人由於未能及時實現債權,就採取種種手段對債務人施加壓力,有的甚至產生報復心理,企圖妨礙債務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損害債務人其他合法權益。在主觀惡意的驅使下,濫用保全權利現象因此時有發生。

2、條件審查不嚴。法院對財產保全申請往往僅進行形式審查,只要債權人提交申請書、提供擔保手續,一般就發出保全裁定,並採取相應的保全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濫用保全權利的行為。

3、法律規定寬泛。雖然《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對財產保全制度作了規定,但較為籠統和原則,對適用的具體條件、申請人提供擔保的要求以及對債務人造成損失如何賠償等均未作出明確規定,致使部分債權人有機可乘。

三、相關對策建議

1、嚴格條件審查。法院要加大對財產保全申請的審查力度,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第九十三條之規定要求債權人提供初步證明材料,對債務人確有轉移、隱匿、毀損其所有財產可能的,方可採取保全措施;否則,應駁回債權人的保全申請。要建立集體討論制度,把好財產保全關口,有效避免財產保全權利的濫用。

2、改進保全方法。堅持債權人與債務人利益兼顧、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按照不動產、動產、銀行存款的順序選擇使用保全措施,給暫時陷入困境的債務人留出路,儘量不影響其生產經營活動,避免因保全方法不當而造成負面作用。

3、完善法律規定。完善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要明確規定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細化具體條件,規定財產保全的實質要件;同時對債權人提供擔保的具體要求以及濫用財產保全造成對方損失如何賠償等問題要作出明確規定,適當提高財產保全“門檻”,增強可操作性,嚴防當事人濫用保全權利。

綜合上述,惡意財產保全的出現的原因除了行為人主觀惡意的驅使,還有法律規定的空泛。並且惡意財產保全還會損害司法權威,侵害對方當事人的利益,同時也加大了調解難度。以上就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交通事故財產惡意保全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