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犯罪辯護>

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有聯絡嗎

刑事犯罪辯護 閱讀(1.25W)

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有聯絡嗎

關於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這二者之間是否存在聯絡呢?這還得從故意殺人於防衛過當的構成方面進行分析,只有通過比較之後我們才能知道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是否存在聯絡。接下來,本站小編就來為您做具體分析。

一、故意殺人的分析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於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

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後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複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二、防衛過當的分析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在鼓勵公民更好的利用防衛權,保護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有其積極的意義。

主觀要件

防衛過當的主觀方面是防衛人對過當結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過於自信的態度。防衛過當是一種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因此,同其他犯罪一樣,要求防衛人在主觀上具有罪過。關於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刑法理論界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疏忽大意過失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2)全面過失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可以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以是過於自信的過失,但不能是故意。

(3)過失與間接故意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過於自信的過失和間接故意,只有直接故意不能成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

(4)過失與故意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可以是任何種類的過失與故意。

(5)故意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都是故意犯罪,因為防衛過當是故意造成的損害。

三、故意殺人防衛過當有聯絡嗎

通過對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主觀條件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故意殺人是行為人主觀上存在的一種故意心態,而防衛過當的行為即使是造成了人員的死亡,行為人主觀上也是過失,包括過於自信的過失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由此可見,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之間是沒有什麼聯絡的。

綜上可知,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之間是沒有什麼聯絡的,因為故意殺人的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而防衛過當行為人的主觀上是過失。希望本站小編為您帶來的內容,能夠為您提供一些幫助。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來電諮詢我們本站的線上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