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訴訟仲裁>訴訟管轄>

著作權民事訴訟主體侵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訴訟管轄 閱讀(1.25W)

著作權對於作家來說時間十分重要的事,那麼,著作權民事訴訟主體侵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如果著作權涉嫌被侵權,就會有相應的處罰,所以對於民事訴訟主體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自己的權益一旦被侵犯就應該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著作權民事訴訟主體侵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訴訟主體,是指在中國訴訟理論中,通常指在民事訴訟中有權進行使訴訟程式發生、變更和消滅的訴訟行為的組織或個人。包括在訴訟中行使審判職能的人民法院,和為維護自身權益參加訴訟,與訴訟結果存在直接利害關係的當事人、共同訴訟人和第三人。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中行使審判權,其訴訟行為決定著訴訟程式的發生,變更和消滅,是居於主導地位的訴訟主體,當事人、共同訴訟人、第三人,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係,其訴訟行為直接影響著訴訟程式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行政訴訟理論襲用了這一概念,其涵義和範圍與民事訴訟相同,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對於著作權民事訴訟主體侵權的處方式。

主體

一般而言,非專有被許可人所取得的使用權具有受限的排他性,並不能對抗造成其損害的第三人,故非專有被許可人並不享有實體法上的請求權。但司法實務中,當許可合同事後經權利人同意或追認,對訴權行使作出特別約定或明確授權時,法院一般也認可普通被許可人(非專有使用人)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認為這是對訴權的特別約定或授權。

這主要是從解決糾紛的必要性與實效性角度考慮,並從實質判斷上認定侵權之訴的原告資格問題。正因為如此,同一權利不同主體都可主張權利而成為原告的現象已十分普遍,甚至出現個別權利人通過所謂合同約定,將幾首音樂作品的訴訟權利授予律師事務所,並明確可以律師事務所名義提起訴訟,出現律師事務所直接成為商業維權案件原告的極端案件。

這種現象顯然是曲解了法律規定、著作權許可使用權和訴權的性質。

著作權許可使用權是基於合同的相對權 長期以來,我國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中,堅持有利於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維權的司法理念,並從有利於制止侵權角度出發,對智慧財產權許可合同被許可人的訴訟地位,通過實質判斷來確定其訴訟主體資格。

智慧財產權許可中被許可人的法律地位和訴權問題,正如有學者所說,我國學說和實務在論述這一問題時,視野仍停留在智慧財產權領域就事論事,存在對現有法律規範有所突破的硬傷。由於著作權系自動取得,其欠缺公示這一現實條件,如何使著作權的排他性具有正當性來源,一直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加之視聽作品權利主體多元、利益關係複雜以及作品的特殊性等,讓這一問題更加撲朔迷離。 著作權法規定的專有或非專有使用權是當事人通過合同取得在一定範圍內享有獨佔或普通的使用權,專有使用權中專有的含義是指獨佔的和排他的,著作權人只授權某人使用其作品,從而使用人取得對該作品的專有使用權,著作權人不得將該作品在授權使用期限內再授權第三人使用。

依此權威解釋,由於法律規定了專有與非專有使用權,則著作權被許可人可區分為專有使用權人和非專有使用權人,兩種不同性質的被許可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是有差別的。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慣例,在發生侵權的情況下,獲得一般許可的被許可人即非專有使用人不能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只能由著作權人提起訴訟;而在獲得了專有使用權許可的情況下,被許可人則有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係的協議,如果智慧財產權可以通過合同直接創設,就意味著兩個民事主體不公開的約定可以產生對世的效力,這顯然違背民法的基本原理。著作權許可是通過債的關係予以實現,當事人之間由許可合同建立一種債權債務關係,被許可人僅取得債權,通過許可合同使著作權價值得以實現,所以說許可使用權是一項債權性質的相對權,而非絕對權。

被許可人使用作品權僅是經著作權人授權允許其使用作品的資格,其並不支配智力成果即作品,僅支配自己的行為,以利用作品獲得商業價值的權利。

上述文章就是對於著作權民事訴訟主體侵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問題的有效回答,對於著作權,作為當事人應該積極的維護,因為這不僅涉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對於國家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因為近些年國家對於智慧財產權的維護越來越重視,所以對此我們縱容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