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損害賠償>財產侵權>

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財產侵權 閱讀(3.29W)

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在我國,如果是過失給他人的財產造成了損害的話,那此時一般是不能認定構成犯罪的,不過要是行為人主觀上是出於故意,同時給他人財產造成的損害價值也比較大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則有可能構成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罪。由此可見,定罪的關鍵其實在立案標準上面。那麼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罪立案標準是什麼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為您詳細介紹。

一、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第33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對於本罪立案標準的第一種情形,只要行為人造成公私財物損失達到五千元以上的,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

對於本罪立案標準的第二種情形,只要行為人損壞公私財物次數達到三次以上,既使數額不滿五千元,也可立案偵查。

對於本罪立案標準的第三種情形,行為人糾集他人實施損壞公私財物,只要人數達到三人以上就可立案偵查。

對於本罪立案標準的第四種情形“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這是一條兜底條款,意圖達到法律涵蓋範圍的最大化”;其目的就是“在於嚴密法網,堵截法律漏洞”,以便於法官在沒有明確法律依據的情況而又必須對相關案件作出裁判時能夠有自有裁量的空間和可能。當然“兜底條款有其自由裁量的範圍和許可權”,不能任意自由裁量,更不能任意解釋,否則就會嚴重損害法律的嚴肅性,也會成為某些司法腐敗的潛在的藉口和依據。

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構成要件

(一)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二)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獲取財物而是將財物毀壞。這是侵犯財產罪中毀財型犯罪與其他貪利型犯罪的根本區別。犯罪動機各種各樣,一般是出於個人報復或妒嫉等心理。除本法特別規定的失火、過失決水、過失爆炸以及過失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裝置、易燃易爆裝置、廣播電視、電信設施等犯罪需按有關條文追究刑事責任外,過失毀壞公私財物的,不構成犯罪,屬於民事賠償問題。

(三)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犯罪物件可以是各種形式的公私財物,包括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動產、不動產等等。但是,如果行為人所故意毀壞的是本法另有規定的某些特定財物,危害其他客體要件的,應按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例如,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裝置、易燃易爆裝置、廣播電視、電信設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本法分則第2章有關罪名論處。

(四)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實施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毀滅,是指用焚燒、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喪失其價值或使用價值;損壞,是指使物品部分喪失其價值或使用價值。毀壞公私財物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是,如果行為人使用放火、決水、投毒、爆炸等危險方法破壞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以本法分則第2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關犯罪論處。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行為,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才構成犯罪。所謂情節嚴重,是指毀壞重要物品損失嚴重的,毀壞手段特別惡劣的;毀壞急需物品引起嚴重後果的;動機卑鄙企圖嫁禍於人的,等等。

對於一些行為,不管是故意的還是過失的,其實是會被認定為犯罪的,但有些卻不是這樣。其中就毀壞公私財物的行為來看,要求必須是在故意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成立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另外,法律方面也有規定,一般主體就能夠構成此罪,但只能由自然人構成。本站有線上律師,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歡迎您隨時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