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勞動工傷>勞動合同>

如何確定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數額?

勞動合同 閱讀(2.22W)

如何確定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數額?

大學畢業生到單位工作,在入職的時候會簽署一份合同。裡面規定了合同期限,如果單位在未到期前擅自解除勞動合同,解聘員工,其要承擔違約責任。具體來說,違約責任就是要支付經濟補償金。那麼,如何確定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數額?小編根據相關法律知識告訴大家。

一、如何確定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數額?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於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二、哪些情況單位要承擔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下列情況下,勞動者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並且有權取得經濟補償金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因一方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如果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三、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範圍是什麼?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故應當是應發工資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列入經濟補償金基數的範圍:

1、勞動保護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2、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綜上所述,單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很多,我國勞動合同法中都有規定。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要結合員工的工齡和基本工資。這兩者相乘就是員工可以拿到的補償款數額。如果員工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則計算補償金的時候就按照最低工資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