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勞動工傷>工傷糾紛>

工傷保險遵循什麼原則?

工傷糾紛 閱讀(1.94W)

工傷保險一般是在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的時候使用,此時認定屬於工傷的,那麼在鑑定了傷殘等級之後,就可以申請獲得對應的工傷賠償。不過在申請工傷保險待遇的時候,有一定的原則需要遵循。那究竟此時該遵循怎樣的原則呢?各位不妨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工傷保險遵循什麼原則?

一、工傷保險申報程式

①先向市、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工傷,經認定為工傷後報市社保經辦機構備案;

②醫療終結或傷情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或者醫療期滿仍不能工作的,報市勞動鑑定委員會進行傷殘等級、護理等級鑑定;

③根據傷殘等級、護理等級,向市社保經辦機構申領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二、工傷保險應遵循哪些原則

工傷保險應遵循以下原則:

(1)無過失責任原則。所謂無過失責任是指在各種工傷事故中只要不是受害者本人故意行為所致,就應該按照規定標準對其進行傷害賠償。只要事故發生,不論僱主或僱員是否存在過錯,無論責任在誰,原則上,受害者都可以受到賠償,即無過錯賠償。

(2)損失補償原則。工傷保險以減免勞動者因執行工作任務而導致傷亡或疾病時遭受的經濟上的損失為主要目的。勞動者付出的不僅是經濟收入損失,而且是身體與生命的代價。因此,工傷保險在確定給付待遇時應堅持損害補償原則。

(3)個人不繳費原則。工傷保險費由企業或僱主繳納,勞動者個人不繳費,這是工傷保險與養老、醫療等其他社會保險專案的區別之處。工傷是勞動者在創造社會財富時鮮血和生命的額外付出,所以理應由企業(或者僱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擔補償費用。

(4)嚴格區別工傷和非工傷原則。意外事故實行無過失責任原則並不意味著取消因工和非因工的界限。勞動者受傷害,一般可以分因工和非因工兩類,前者是由執行公務,或在工作生產過程中,為社會或為集體奉獻而受到的職業傷害所致,與工作和職業有直接關係。後者則與職業無關,完全是個人行為所致。嚴格區分因工和非因工界限,明確因工傷事故發生的費用,應由工傷保險基金來承擔,而且醫療復康待遇、傷殘待遇和死亡憮恤待遇均比因疾病和非因工傷亡社會保險待遇優厚。這樣做有利於對那些為國家或集體奉獻者進行褒揚憮恤,也有利於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的積累。因病和非因工傷亡的保險待遇要區別情況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

(5)預防、補償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為保障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增進和恢復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必須把經濟補償和醫療康復以及工傷預防有機結合起來。工傷保險最直接的任務是經濟補償,保障傷殘職工和遺屬的基本生活,同時要做好事故預防和醫療康復,保障職工安全與健康,促進社會安定和生產發展。

就工傷保險中的原則來看,主要涉及到了5點,包括無過失責任原則、損失補償原則、個人不繳費原則、區分工傷和非工傷原則以及預防、補償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勞動者人身受到了損害的,是否構成工傷,還需要作出專門的認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