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犯罪辯護>

過失犯罪的刑法規定中所存在的情況有哪些?

刑事犯罪辯護 閱讀(9.07K)

一、過失犯罪的刑法規定中所存在的情況有哪些?

過失犯罪的刑法規定中所存在的情況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過失。

是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應當預見的前提是能夠預見:需要考慮行為人的知能水平、行為本身的危險程度以及行為時的客觀環境。應當預見的內容是法定的危害結果,即構成要件意義上的實害結果,而非任何結果。

2、過於自信的過失。

又被稱為有認識的過失,是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行為人在已經預見危害結果的同時還實施該行為,是因為行為人憑藉一定的主客觀條件,相信自己能夠避免結果的發生,但所憑藉的主客觀條件並非真實可靠:過高估計自己的主觀能力、不當地估計了現實存在的客觀條件對避免危害結果的作用或者誤以為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結果發生。這是過於自信的過失的認識因素。

輕信能夠避免又表明行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這便是過於自信過失的意志因素(不能認為“輕信能夠避免”是過於自信過失的意志因素)。

二、過失犯罪的認定是怎麼樣的?

第一,過失犯的客觀構成要件。過失犯存在實行行為,但其定型比故意犯的實行行為緩和。

第二,過失向故意的轉化:行為人的過失行為導致對某種法益產生危險,但故意不消除危險,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發生地,直接認定為故意犯罪。

綜合上面所說的,過失犯罪就是屬於因自己的過失而造成的犯罪,對於在此犯罪的行為上也必須要造成嚴重的後果才會按刑事條款來進行處罰;但鑑於此行為是屬於過失的情形,那麼在處罰上面也會有所減輕,最終的結果就會由法院來進行合理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