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環境保護>環境汙染罪>

環境汙染損害賠償處理中注意什麼問題

環境汙染罪 閱讀(2.07W)

環境汙染損害賠償處理中注意什麼問題

眾所周知,在對環境汙染損害賠償進行處理的時候有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糾紛,而處理起來就會比較麻煩。此時最好就是當事人在糾紛發生之前就能夠注意一些問題,這樣有可能避免相關糾紛的出現。那麼我們該在處理環境汙染損害賠償的時候注意什麼問題呢?請閱讀下文進行了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造成環境汙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水汙染防冶法》、《大氣汙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均有類似的條文作出這方面的規定,那麼,處理環境汙染賠償糾紛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處理環境汙染損害賠償的案件除要聽取當事雙方陳述和提供有關的材料進行審閱外,環境監理調查小組還應進行調查取證、現場勘察、取樣化驗,以確定責任人的損害事實、因果關係、賠償責任、賠償金額,等等。

二、環境汙染損害賠償責任的確認是實行無過錯的責任原則。無過錯的責任原則是指一切汙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或個人,只要客觀上造成損害結果,即使主觀上不是故意和沒有過失,也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也就是說,致害者無論有無主觀過錯,行為有無違法,排汙有無超標,都不影響賠償的責任成立,只要致害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係,賠償損害即可成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和第一百二十四條也確認了這一賠償原則。

三、賠償損失包括:汙染造成財產的直接減少或滅失;損害人體健康所支付的醫療費、護理費、必要的營養費,誤工工資、獎金、交通費以及因受害人自行消除汙染、排除危害而實際支付的費用。因汙染損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不作賠償,但可根據是否預見將來必然獲得的財產或利益等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補償。汙染損害應賠償全部實際損失,但往往致害者的經濟承受能力難以做到,目前汙染損害糾紛的賠償常常沒有100%,所以賠償問題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四、汙染損害由兩個以上的致害者共同造成的,應分清責任大小。分清責任的大小,可從責任單位的排汙量、排放汙染物的毒性對損害的作用大小等來確定各自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在工作實踐中,筆者不主張共同責任者負連帶責任原則,雖然《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如果用在行政調解處理汙染損害賠償問題上,因各責任者站在自身的利益立場上,會對責任不清糾纏不休,不利於及時解決汙染糾紛。有的人民法院對這類汙染損害賠償案件進行審理,也需把責任大小弄清才能判決。

五、監測取樣,務求做到公正、合理、合法。監測人員進行取樣化驗時,一般要求當事雙方有人在場,哪一方要求監測,就由該方支付監測費,如雙方都不願支付,確實造成他人損害者須支付監測費;非因汙染造成損害的,監測費由申請賠償損害的一方承擔。

六、環境汙染損害賠償,要有根有據,合情合理,不得設想、臆造實際上不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所謂“損失”,不在賠償之列。有些受害方故意誇大損失數額,“漫天要價”、“乘機撈一把”,這些都是錯誤的,不能遷就的,不能允許的。

七、經調查取證,現有的技術手段或材料無法證明受害者申請賠償理由成立的,不作賠償,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八、完全由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引起的,並經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汙染損害的,被指控致害者免承擔責任。

九、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環保部門應組織當事各方進行調解,在行政機關主持下,通過說服教育和友好協商,使當事人消除紛爭,自願達成賠償協議。調解成功,應制作環境汙染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及時送達當事各方執行;調解不成,主持調解的環保行政機關發給環境汙染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當事雙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環保部門不當被告。但必須強調,當調解不成,環保部門不要再作什麼“處理決定”、“裁決”等被人民法院認為是行政機關單方面的具體行政行為。如果處理不當,環保部門亦會當被告,我省有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處理這類案件是有過先例的。

十、賠償損失不免除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原則。處理環境汙染賠償糾紛時,發現當事人另有環境違法行為的,應另行作出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可知,在處理環境汙染損害賠償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比較多的,小編在上文中介紹的內容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確實最常遇到的,希望能夠幫助你儘快、順利的解決相關問題。要是你需要律師來幫助你的話,可以通過本站網站來委託你所在地區的專業律師來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