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合同事務>合同終止>

解除合同 | 訴訟時效為多久

合同終止 閱讀(2.35W)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與他們會簽訂各式各樣的合同,諸如買賣合同,借款合同,運輸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等等,但同時也會遇到雙方因其他或者某些原因需要解除合同或者因合同發生訴訟,然後就引發關於解除合同訴訟時效的問題,以下是本站關於解除合同 訴訟時效的解答。

解除合同 訴訟時效為多久

一、解除合同 訴訟時效為多久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援其訴訟請求。

1、一般訴訟時效

指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類時效不是針對某一特殊情況規定的,而是普遍適用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特別訴訟時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解除合同的概念

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後而尚未全部履行前,當事人基於協商,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二使合同關係歸於消滅的一種法律行為。

三、合同解除的種類

(一)協議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後,在未履行和未完全履行之前,當事人雙方通過協商而解除合同。由於該種方式是在合同成立後,通過雙方協商解除合同,而不是在合同訂立時約定解除,又稱事後協商解除。

(二)約定解除:當事人在合同中為一方或各方約定的解除權產生條件具備,由取得解除權的當事人行使解除權,從而解除合同的行為。

(三)法定解除:法律直接規定的解除合同的方式(是指在合同成立後,在沒有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前,當事人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權消滅合同關係的行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預期違約)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綜上所訴,以上就是本次本站對於解除合同訴訟時效的解答。我國對訴訟時效有明確規定,每一個人應當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訴訟。如果您還有有關法律方面的問題,可以諮詢在我們本站線上諮詢我們本站的律師,我們有專業的律師為您答疑解惑,為您的行為提供準確的法律服務,最後,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