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損害賠償>名譽毀謗>

誣陷與誹謗區別具體有哪些?

名譽毀謗 閲讀(2.49W)

誣陷與誹謗區別具體有哪些?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交通事故賠償協議    交通事故賠償">交通事故賠償     交通肇事賠償標準">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理賠">   交通事故理賠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

在人們的人格權受到侵害之後,可以向當地的人民法院提出得到救濟的請求,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後,需要判斷人格權受到損害的緣由,一般來説,誣陷與誹謗都會致使他人的人格權受到侵害,故而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需要了解誣陷與誹謗區別具體有哪些。

一、誹謗與誣告陷害的區別是什麼?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佈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誹謗罪與誣告陷害罪之間的區別如下:

1、行為方式不同。誣告陷害是向政府機關和有關部門告發,誹謗則是當眾或者向第三者散佈。

2、主觀方面不同。誣告陷害的意圖是使他人受刑事處分,誹謗則是意圖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

3、所捏造的事實內容不同。誣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實,誹謗罪捏造的是足以損害他人人格、名譽的事實。

二、構成誹謗罪的條件有哪些?

1、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2、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佈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於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3、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4、客觀要件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佈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佈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佈,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佈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佈;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佈。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並散佈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佈虛假的事實,但並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佈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對於公民個人來説,營業需要了解這些區別,才能確定該以何種理由起訴,若理由不當,將會導致敗訴。若當事人不知該如何書寫訴狀的,可以諮詢相關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