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處罰辯護>

教唆未成年犯罪怎麼處罰?

刑事處罰辯護 閱讀(1.51W)

一、教唆未成年犯罪怎麼處罰?

教唆未成年犯罪怎麼處罰?

教唆未成年犯罪依法從重處罰。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這是對教唆犯處罰的一般原則,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從犯。

2、教唆不滿18週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爲了更好地保護青少年,防止壞人唆使和利用青少年進行犯罪活動,因爲不滿18週歲的人,思想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容易聽信壞人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對於教唆不滿18週歲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從重處罰,是完全必要的。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這種情況在《刑法》理論上稱爲教唆未遂。因爲被教唆的人沒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預期的教唆結果沒有發生。這在主觀上表現爲教唆沒有得逞,在客觀上表現爲教唆犯的犯罪構成要件還不完全齊備。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沒有得逞,是由於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國《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徵,應視爲教唆未遂。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九條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 教唆犯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

2、必須有教唆行爲教唆行爲的實質是引起他的犯罪故意。

如果教唆行爲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爲,則教唆行爲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爲構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實施了教唆行爲,但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則教唆犯與被教唆的人不成立共犯,但教唆犯仍然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教唆行爲的形式沒有限制。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示意性的動作。教唆行爲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勸告、屬託、哀求、指示、利誘、慫恿、命令、威脅、強迫等等。

但如果威脅、強迫達到了使被教唆人喪失意志自由的程度,則成立間接正犯。教唆行爲必須是唆使他人實施較爲特定的犯罪的行爲,讓他人實施完全不特定的犯罪的,難以認定爲教唆行爲。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較爲特定的犯罪,即使該犯罪的對象還不存在,而是以出現對象爲條件的,也不失爲教唆行爲。如教唆懷孕的婦女在分娩後殺死嬰兒的,也成立教唆行爲。另一方面,教唆行爲的成立不要求行爲人就具體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等作出指示。

3、必須有教唆故意

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來說,教唆犯認識到自己的教唆行爲會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故意進而實施犯罪,認識到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行爲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爲及其危害結果的發生。

教唆犯屬於共同犯罪中的共犯,如果是犯罪行爲人實施的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爲,即他人本身沒有犯意,但是教唆的行爲人故意引起他人犯罪的心理,並且教唆他人實施犯罪行爲,對於這種教唆犯來說,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的時候,會考慮其主觀惡性和犯罪的情節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