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犯罪辯護>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既遂處罰標準是什麼?

刑事犯罪辯護 閱讀(1.77W)

一、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既遂處罰標準是什麼?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既遂處罰標準是什麼?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既遂處罰標準,是根據《刑法》二百二十一條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捏造並散佈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複雜客體,既侵犯了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的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又擾亂了市場秩序。

本罪侵犯的物件是他人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他人既包括單位,又包括個人,必須具有特定性。這樣,構成本罪的捏造並散佈虛偽的事實必指向於他人。指向於他人,可以指名道姓,也可以不呼其名,但根據其虛構的內容、散佈的方式,完全能讓公眾知道其指向於何人。如果其內容泛泛而指,根據其內容及散佈方式無法推測針對的是誰,自然不能構成本罪。由於本罪所侵害的是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因此,他人必須是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如生產者、銷售者、提供諸如飲食、旅店、旅遊等各種服務的人等。所謂商業信譽,是指從事商業活動的誠實信用和名譽,包括其信用、資產、經營能力、經營作風等內容。所謂商品聲譽,則是指其商品的良好聲望及稱譽,包括商品的效能、結構、外觀、效用、質量、價格等方面。其與財產權利相聯絡,與從事商業經營者的人身不可分離,在其長期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是社會對其生產、經營、商品、服務等方而的質量、信用、聲譽的客觀認識與評價。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捏造並散佈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信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所謂捏造,是指無中生有、憑空編造與真實情況不符、對競爭對手不利的事實; 所謂散佈,是指以各種可以使眾人知道的方法擴散其所捏造的虛偽事實。散佈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即故意捏造事實,散佈足以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的言論,既可以通過宣傳媒體,又可以出現在產品釋出會上;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書信等方法,故意捏造事實並散佈足以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的行為,散佈既可以在公眾場合為之,又可以向某些與競爭對手有特定業務關係的經營者傳播,需要注意的是,本條對本罪的行為特徵的表述是捏造並散佈 ,必須同時具備兩行為才可能構成本罪;

誹謗行為需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才能構成犯罪。所謂重大損失,主要是指由於商業誹謗行為而導致失去消費者的信賴,商品滯銷,經營陷入困境,甚至導致他人瀕臨破產等。所謂情節嚴重,雖指多次實施損害他人商譽的行為,損害多人的商譽的行為等。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第231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單位犯本罪的,實行兩罰制,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之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不過,本罪的主體多為經營者,為在市場上佔據位置,以誹謗的方式毀損競爭對手。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以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為目的,間接故意與過失不構成本罪。

商業信譽是關係到公司企業生產經營好壞的關鍵因素,但對於犯罪分子利用損害他人商業信譽的行為,來獲得非法利益的行為,是屬於嚴重違反有關法律規定的,具體情況可以由法院來進行合法的量刑判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