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犯罪辯護>

不作為犯罪在哪部法規裡能找到?

刑事犯罪辯護 閱讀(1.61W)

一、不作為犯罪在哪部法規裡能找到?

不作為犯罪在哪部法規裡能找到?

不作為犯罪,是行為人違反法律直接規定,負有法定義務而拒絕履行,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簡單概括不作為犯罪,用六個字簡述就是應為、能為、不為。就其法律特徵而言則具有隱蔽性、消極性、間接性和違法性等。

不作為犯罪的定義歷來存在爭議,而要把《刑法》理論中的一類行為用寥寥數語準確概括難度也不小,目前相對而言歸納較好的定義是陳興良教授提出的:

不作為是相對於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並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

簡單概括不作為犯罪,用六個字簡述就是應為、能為、不為。就其法律特徵而言則具有隱蔽性、消極性、間接性和違法性等。

二、不作為犯罪特徵

(一)違反法律直接規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規定的罪名,才構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則:“法無規定不為罪”,嚴禁“類推”。以《刑法》確定罪名為準。

(二)負有法定義務。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具有作為義務而不作為的行為。

例如:母親拒絕嬰兒餵奶,造成嬰兒死亡的。屬於不作為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拒絕履行的行為。是指能夠有條件作為,而拒絕履行作為的行為。

《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條,戰時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傷病軍人重殘、死亡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要達到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

對於不作為犯罪的具體處罰情況,應當基於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不同情況下造成不作為犯罪的,其判罰結果也是不同。在司法實踐中,應當由司法機關重點對不作為三個字的構成進行認定,只要在構成不作為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合法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