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法律顧問解答>律師隨筆>

經濟補償基數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後工資?

律師隨筆 閱讀(3.21W)

經濟補償基數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後工資?

經濟補償基數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後工資?

 

用人單位在給勞動者計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時,經濟補償計算基數是按照員工應發工資(稅前工資)還是實發工資(稅後工資)確定?

 

很多HR和勞動者糾結於這個問題,下面從法律規定做個分析,看看經濟補償金基數到底是應發工資還是實發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如上規定,經濟補償基數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工資高於社平工資3倍的按3倍計)。這裡的工資是應發工資還是實發工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對此進行了明確: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大家注意了,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經濟補償計算基數的工資是“應得工資”。“應得工資”和“應發工資”兩個概念可以理解為同一個意思。“應得工資”是從勞動者獲得工資角度表述的,“應發工資”是從用人單位支付工資角度表述的。“應發”對應的是“實發”,“應得”對應的是“實得”。勞動者每月應得工資與實得工資的主要差別在於各類扣款和費用。所以實務中“應發(應得)工資”也稱為稅前工資,“實發(實得)工資”也稱為稅後工資。應得工資是指未扣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及其他扣款的所有應發工資總和。而實得工資是指實際到手的工資,即已扣除所得稅、社保費、公積金等費用。由於用人單位代扣的社會保險費、稅費、其它扣款等均為個人勞動所得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只是承擔代扣代繳義務。勞動者的納稅由稅務機關負責,社會保險金繳納由社會保險機構負責。用人單位代扣代繳所扣除的部分實際上是勞動者的工資,因此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應當以稅前的、未扣社保等費用的應得工資作為計算基數。實踐中也有一些案例裁判結果中按照實發工資計算經濟補償金,這種情況出現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1、勞資雙方對勞動報酬未作約定,難以確定應發工資具體數額;2、勞動者自己只按實發工資主張;3、裁判者圖省事,以實發計算更簡單;4、對法律規定理解上的偏差,沒有注意到“應發”與“實發”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