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法律顧問>法律>

面試常見誤區及規避

法律 閱讀(6.4K)
面試常見誤區及規避
面試常見誤區及規避
1、  沒有準備,倉促上陣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不知道該準備什麼、怎麼準備;一是對自身過於自信,不需要準備。
規避:
1)  熟悉崗位要求,明確崗位職責,即搞清楚崗位需要什麼樣的人,需要具體怎樣的能力等,這是基礎;
2)  提前熟悉面試人員基本情況,瞭解其履歷;
3)  根據崗位要求和個人履歷情況,設定合適的面試題目考察。


2、  先入為主,首因效應
從入職邀約開始,求職者已經與HR建立了初步的聯絡,特別善於溝通表達的求職者,會給HR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如果邀約者與面試官是同一人,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再有求職者同面試官見面的第一時間,一般特別的舉動或者行為,也容易造成首因效應,影響後續的判斷。
規避:
1)  作為面試官,要客觀的看待求職者的表現,盡力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比如,不能因為求職者給你鞠了一躬,表達給面試機會的謝意,就沒了原則。更不能因為求職者長的像你喜歡的人,就六神無主,失去判斷。
2)  嚴格按照面試的流程,按照評價標準,不能因為好感,降低標準。


3、  外貌協會,以貌取人
這一點跟首因效應有相似之處,美女帥哥誰都喜歡,但不能沒有原則,外在形象不好,不代表能力不行。
規避:
1)  搞清楚崗位的需要,不能因為對面是美女帥哥,就慌了神(心中默唸三百遍,我不是相親找物件,形象不重要),更不能因為求職者外在形象不好,就敷衍了事。即:要時刻牢記客觀標準。
2)  嚴格按照面試的流程標準打分,以標準為標準,不能摻雜個人好惡,不能因為求職者長的像“男友/女友”,就沒了標準,沒了原則。


4、  喧賓奪主,角色模糊
說的太多,面試成了面試官的“個人秀”。過多的渲染工作吸引求職者,往往會適得其反,容易給求職者造成誤區。
規避:
1)  搞清楚自身的定位,我是面試官,不是求職者,不需要說太多;
2)  客觀的描述崗位,不誇大,把崗位的機會、面臨的挑戰,客觀的傳達給求職者即可。


5、  吹毛求疵,尋找超人
作為面試官,都希望尋找“能人”,對求職者就對吹毛求疵,各種挑剔,各種刁難。努力尋找求職者的不足,盡力找到所謂的“能人”。恨不得“能人”入職,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規避:
1)  搞清楚崗位的實際要求,按照崗位標準“尋人”,而不是按照“完人”標準“尋人”;
2)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最好的未必是合適的。
“能人”能力往往會超出崗位的要求,導致崗位吸引力不足,人員不穩定。


6、  過於自信,不做記錄
面試官如果沒有面試情況的記錄,很容易造成對求職者沒有印象,或者把多個求職者混淆的情況,對於後續的甄選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煩。
規避:
1)  製作面試評價表,從多維度記錄面試人員的面試表現;
2)  對面試官提出明確的要求,必須詳細記錄求職者面試表現,既便於甄選,也便於人才庫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