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醫療糾紛>醫療法律援助>

怎樣成功解決醫患糾紛問題?

醫療法律援助 閱讀(3.28W)

推薦: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鑑定">醫療事故鑑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鑑定程序">醫療事故鑑定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醫療糾紛處理

怎樣成功解決醫患糾紛問題?

近幾年來,醫患關係成爲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人們常抱怨,在中國醫院看病難;醫鬧的胡攪蠻纏和某些換着或家屬的無知;某些醫生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爲讓患者也不能理解,由此看來,中國醫患關係如此緊張,怎樣成功解決醫患糾紛問題,今天小編來爲大家講解。

一、怎樣成功解決醫患糾紛問題?

一般來說,處理醫療糾紛可選擇的程序有以下幾點:

1、先雙方和解。

2、選擇訴訟,得先作醫療鑑定,得出原因與後果。

3、然後到法院起訴,由法院認定責任與判決賠償。

二、怎樣改善醫患關係?

1、雙方樹立醫患溝通的基本理念。

理解與尊重。每個人的出生環境、生活理念等等都不一樣,雙方應充分地理解對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做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尤其是在治療過程中,關於隱私的問題。希波克拉底誓言云:“凡我所見所聞,無論有無業務關係,我認爲應守祕密者,我願保守祕密。”同樣,在《醫務人員醫德規範及實施辦法》中有明文規定:“醫務人員應爲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祕密。誠信與公正。作爲醫者,“以誠待人,公正對人”是我們所必須具備的品質。作爲醫者,應盡力醫治患者,對其真心以待,這樣纔不會辱沒“白衣天使”的名稱,這樣纔對得起救死扶傷的職業。求同與存異。求同以承認差異爲前提,但是其目的都是爲了患者病情的治療與康復。在治療過程中會有不同和爭議是正常的,但醫患雙方應該做到寬容而不懦弱,做到求同與存異共存。以德與依法。德是醫之根本,法律則人人都要遵守,我們的道德不應與法律發生衝突,我們要在治療的全過程中做到德法並存。

2、雙方注重溝通技巧和方法。

在態度上,要尊重、熱情、真誠。在行爲上,要傾聽,共情,積極關注。在言語上,要提問,解釋,技術指導。交談時醫務人員應注意善解人意,尊重和關愛患者的生命,尊重患者的個人隱私;同情患者的處境,理解他(她)的內心感受,關注情感差異,個性化的處理談話方式和交談內容結構;關注患者的生存狀態,用平易親切的語言、呵護的情態“探討”醫療問題,內容明確,表達準確,並始終流露和充滿對患者生命的關愛和體恤;在談話中儘可能不用或是少用醫學術語,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疾病治療中的相關問題,對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應反覆講解,充分應用生活中豐富、生動的各種形象的例子或是比喻,以提高交流的質量,達到溝通的目的。把握好溝通時的體態語言分寸,自然而不失莊重、嚴謹又充滿溫情、愉悅但不誇張,恰到好處地傳達醫務人員的交談資訊和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注意患者的接受心理和審美感受,使交談更富有生氣和感染力,使醫患溝通更富有成效。

3、雙方在日常生活中多做溝通。

溝通是雙向的。對於醫者,謹記醫德,樹立正確的醫療觀念和溝通理念,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動和期望以及在醫療活動不同時期的情緒反應,疾病治療的輕、重、緩、急,有效地把握好溝通時間,或及時或暫緩,或分層次逐漸深入,或先突出重點再兼顧全面,圍繞醫療活動的進程,注意把握溝通的時效性和溝通效果,體現醫務人員的人文情感和關懷。

對於患者,要多多體諒醫者的不易和心血,要同樣做到尊重理解醫療方面。在表達自己的看法和了解實情之時,還要做到與醫者的相互溝通和交流。

溝通是雙方面的,任何一方都應該努力去做好溝通,都應該努力是醫患關係緩和。

其次,改善醫療機構的管理。對醫療機構來說,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首先要正視並克服自身的不足,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怨天尤人解決不了問題。要善於分析自身的問題,從服務環境、服務理念、服務態度、服務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構建和諧醫患關係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醫療服務工作:

(1)以人性化服務爲中心,

尋找服務創新點。

患者在就醫的時候不僅關注醫院的醫療水平,而且更加關注醫院的人性化服務。

如何將人性化理念融入醫療服務與醫院管理的全過程,改變以往“病人來醫院是看病,

醫院對病人是隻管治病”的陳舊觀念,樹立醫療對象首先是“人”,其次纔是“病”的

現代醫學模式,將是現代化醫院建設和管理的重要課題,

值得認真思考、研究和探索。醫院應就如何尊重、理解、關懷病人等方面採取措施,尋求服務創新點,透過人性化服務不斷提高羣衆對醫院的滿意度。

(2)堅持社會效益準則,打造誠信醫院。堅持以社會效益爲最高準則,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努力降低患者的醫藥費用。

(3)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制度,促進醫患溝通。爲加強醫患溝通,醫療機構要對患者的溝通從形式、渠道、內容、要求、技巧、效果、考覈等方面進行規範管理。

(4)提供精湛、優質的技術服務,讓患者放心。隨着社會和時代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羣衆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再加上人類疾病譜的不斷髮展變化,這就要求醫務人員不但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還要具有精湛的醫療技術,要不斷地運用現代醫學科學的新知識、新成果、新方法、新技術,同人類的各種疾病作鬥爭,用高新精湛的醫術解除患者的病痛。醫生對患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真正爲患者着想,誠心實意爲患者服務,把爲患者解除痛苦視爲終生最高追求。

(5)嚴格醫院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醫學是一個尚未完全被人類認知的科學,還有一些需要人類不斷探索的領域,有一些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癒或者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疾病對於患者來說,卻是危及生命的頭等大事。因此,在爲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術服務的同時,還必須努力保證醫療服務的安全性,

儘量減少差錯和事故,提供安全放心的醫療服務

(6)建立醫療告知制度,增進醫患之間相互瞭解和信任。要開展醫療服務

資訊公示,堅持住院患者費用清單制。做到讓患者對診療收費標準、藥品價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種檢查項目、自己的診治醫生“五個明白”;

對診療程序、診治專家、手術履行的手續、診治項目和價格、服務承諾“五個知道”;

進而對檢查、診療、用藥、收費、服務“五個放心”等等。

最後,加強患者的自我防護。醫患雙方的關係並非只是靠醫者就能解決。患者同樣是事件的一方。在醫患糾紛方面,患者應增強自身防範意識。在現有的並不十分完善的制度下,作爲患者,應有基本的醫患意識。例如,患者應做到:時實瞭解自身病情及醫療狀況;熟知關於醫療方面的法規及各種相關規定;及時瞭解診治方案及其相關風險;及時與醫生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等等。

綜上所述,醫患關係是當下醫療界最尖銳的矛盾之一,關於怎樣成功解決醫患糾紛問題,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加強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在遇到複雜醫患糾紛時,必要時尋求與律師和司法機構,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