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刑事辯護>刑事犯罪辯護>

刑法變造貨幣罪既遂的量刑標準是什麼?

刑事犯罪辯護 閱讀(1.43W)

一、刑法變造貨幣罪既遂的量刑標準是什麼?

刑法變造貨幣罪既遂的量刑標準是什麼?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變造貨幣,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二、然後認定變造貨幣罪?

變造貨幣罪,是指對貨幣採用剪貼、挖補、揭層、塗改、拼接等方法加工處理,以增加貨幣面值或增大貨幣數量,數額較大的行爲。

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變造貨幣與僞造貨幣,是兩種確有較大差異的行爲。前者是對真正的貨幣予以加工而增加幣值或幣量的行爲,其特點是假中有真;而後者則是仿照真幣制造假幣的行爲,完全是以假充真。變造行爲的手段、特點決定了其變造貨幣的數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與僞造貨幣的數量相提並論,因此變造貨幣的社會危害性也遠小於僞造貨幣罪。儘管如此,變造貨幣也會使人們懷疑貨幣的信用,擔心交易的安全,從而影響國家幣制的穩定,因而變造貨幣行爲同樣侵犯了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在客體要件這一問題上,變造貨幣與僞造貨幣相比,只有侵犯程度的不同,而無實質上的差異。

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爲變造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爲。所謂變造貨幣,是指行爲人在真幣的基礎上,以真幣爲基本的材料,透過對其剪貼、挖補、拼湊、揭層、塗改等方法加工處理,致使原有的貨幣改變形態、數量、面值造成原貨幣升值的行爲。如將50元面額的人民幣經過塗改變爲100元面額的人民幣,或把一張50元面額的人民幣經過揭層加工後變爲兩張50元額的人民幣等等,就都是變造貨幣的行爲。

爲此,將兩種行爲分別規定爲不同的犯罪,並據其社會危害性的大小規定不同刑罰,顯然有着其內在的必然性。變造貨幣必須是數額較大的行爲才能構成犯罪。“數額較大”的認定標準,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規定的構成運輸假幣罪的數額標準,即變造貨幣“總面值在1000元以上或者幣量100張以上”可視爲“數額較大”。未達到以上數額的變造貨幣行爲不宜以犯罪論處。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貨幣數額應該是指變造後的貨幣額,而不是變造前真幣的數額,因爲對國家貨幣信理制度危害的顯然是變造的貨幣而非變造前的真幣。

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爲一般主體。任何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上須由故意構成。即行爲人必須明知是貨幣並進行變造以增大面值或增多幣量的,才能構成本罪。如果行爲人確實不知是貨幣而進行加工的,不管其加工變成的面值或幣量多大,均不構成犯罪。例如在實踐中可能有的行爲人因各種原因間接獲得外幣而又不認識,行爲人出於好奇等心理對其進行剪貼、挖補、拼湊、揭層、塗改等,有的變造後還作爲紀念品送給他人,對此當然不能以犯罪論處。應注意的是,本條沒有規定構成本罪必須具有營利或者流通使用的目的,因此只要行爲人出於故意變造貨幣且數額較大的即可構成本罪。實際上,行爲人如果僅僅是爲了炫耀自己的技巧或出於自己玩賞、收藏的目的,一般變造的數量也不會太大。行爲人變造數量較大的一般也可推定行爲人具有營利或流通使用的目的,只不過本條對此不要求,這樣更便於司法實踐對故意變造貨幣行爲的認定和懲治。

使用僞造的貨幣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爲,畢竟這種行爲將會破壞我們國家的經濟秩序,當然了正是由於存在變造貨幣行爲才使得有人使用僞造的貨幣,因此需要對於變造貨幣行爲進行沉重的打擊,按照《刑法》中的犯罪行爲進行處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