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訴訟仲裁>訴訟仲裁法規>

乘人之危的脅迫欺詐情況哪些條款可以適用?

訴訟仲裁法規 閱讀(1.08W)

當事人處於被動的困難情況下,犯罪者對其作出強迫行爲來爲自身謀取利益的,屬於乘人之危,是一種脅迫的情況。若進行合同的訂立,會使當事人蒙受損失。我國不同法規對於乘人之危和顯失公平,分別規定爲可變更、可撤銷和無效。民法變更時已經將“乘人之危”撤銷,用“顯失公平”進行表述。乘人之危的脅迫情況有哪些條款可能適用?下面本站小編就爲您詳細介紹。

乘人之危的脅迫欺詐情況哪些條款可以適用?

一、存在乘人之危、顯失公平因素的脅迫行爲相關法規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百四十八條【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爲的效力】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爲,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受第三人欺詐的民事法律行爲的效力】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爲,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爲,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爲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以脅迫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爲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爲,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顯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爲的效力】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爲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二、乘人之危和顯失公平是什麼

(一)乘人之危

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於危難之機,爲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可以認定爲乘人之危。根據合同法規定,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須是不損害國家利益時,才構成可撤銷行爲,否則爲無效民事行爲。其要件有三:

一方乘對方處於危難;

受害人迫於危難狀態;

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爲法律所允許的。

(二)顯失公平

顯失公平行爲是指民事行爲效果明顯違背公平原則的行爲。對於民事行爲達到何種程度算顯失公平: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爲顯失公平。概括法律的規定,顯失公平行爲的要件是:

1、須屬有償行爲。無償行爲因當事人一方不支付對價,談不上公平與否的問題。

2、須行爲內容顯失公平。顯失公平是指根據該行爲已經實施或者約定實施的財產上的給付,明顯背離公平原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的情況。

3、須受害人出於急迫、輕率或者無經驗。顯失公平的受害一方,在實施行爲時,表面上也是自願的,然而在這種自願的背後,卻有急迫、輕率或者無經驗的背景。假如不是這樣,那麼他是不會實施的。因此這種自願是存在缺陷的,所以法律給予行爲人一個補正的機會。

危難之際被迫的不真實表示屬於乘人之危,利用對方劣勢違反雙方之間公平爲顯失公平。兩者構成要件並不相同,手段多爲欺詐、脅迫,的情況可能等同於顯失公平,適用不同法規,一般情況下可撤銷、終止。當事人得知自身已經被非正當手段欺騙,無論遭遇何種情況,可走法律程序,有需要可聯繫本站的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