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損害賠償>其他侵權>

拐騙婦女罪是刑事案件嗎?

其他侵權 閱讀(1.44W)

一、拐騙婦女罪是刑事案件

拐騙婦女罪是刑事案件嗎?

是刑事案件,會構成拐騙婦女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實際上是將婦女當作商品買回,將人作為商品購買,就侵犯了被害人的人格尊嚴權,同時在人販子和收買人之間的賣與買的交易中,被害人被當作“物”而沒有決定自己去向的權利,故意侵犯了被害人的身體自由權。

二、拐騙婦女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侵犯的客體是被害婦女、兒童的身體自由權和人格尊嚴權。身體自由權是指以身體的動靜舉止不受非法干預為內容的人格權;人格尊嚴權,是指與民事主體的尊嚴密切相關的以精神性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被害婦女、兒童被拐騙後,處於行為人控制之下,處於被欺騙、任其擺佈的境地,失去決定自己去向的身體自由權,行為人將被害婦女、兒童當作商品出賣,損害其做人的尊嚴。至於本罪所引起的被害人家庭妻離子散,有時甚至家破人亡是本罪的危害後果,而非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物件為婦女、兒童。“婦女”指14週歲以上的女性。

(二)、客觀要件。在客觀上表現為非法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或者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所謂拐騙,是指行為人以利誘、欺騙等非暴力手段使婦女、兒童脫離家庭或監護人併為自己所控制的行為。拐騙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是在車站、碼頭等公共場所,物色外流婦女,並用謊言騙取信任,達到自己的罪惡目的;有的是利用各種關係,花言巧語誇某地生活好,以幫助介紹物件、安置工作等為誘餌,誘騙婦女隨自己離家出走;有的是以幫助照看為名將兒童從監護人手中騙走;有的則是以幫助引路、給零食等方法,將兒童拐走。所謂綁架,是指以暴力、脅迫、麻醉等方法將被害人劫離原地和把持控制被害人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主體為一般主體。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而且行為人主觀上具有出賣的目的。根據本條的規定,只要行為人以出賣為目的實施了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被拐婦女、兒童行為之一的,即構成拐賣婦女、兒童罪。至於是否賣出,即犯罪目的是否實現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但是,如果行為人實施上述行為並不是以出賣為目的,實踐中,拐賣婦女、兒童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也不能絕對排除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實施拐賣婦女、兒童的行為。如出於報復他人動機而實施拐賣婦女、兒童的行為。如果僅強調以營利為日的,就會漏掉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實施此類行為。

無論是否是以盈利為目的,只要是以綁架、販賣的手段拐騙婦女,即構成拐騙婦女罪,犯罪嫌疑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拐騙婦女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不僅侵害了婦女的人自由權,甚至侵害了生命權,所以通常會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