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站>網際網路糾紛>網路詐騙糾紛>

網路電信金融詐騙怎麼防範預防

網路詐騙糾紛 閱讀(2.04W)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飛速發展,網際網路為社會為人們帶來極大的便捷,人們也越來越依賴網際網路。然而,有不少不法分子鑽了網際網路的法律空子,進行網路電信金融詐騙,做出了不少違法犯罪的事情。那麼人們應當如何防範網路電信金融詐騙,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網路電信金融詐騙怎麼防範預防

一、防範電信網路金融詐騙:

縱觀各類網路金融騙局,詐騙分子日趨集團化、專業化,且手段不斷翻新。作為網路金融使用者,只要做到保管好“一卡、二碼、三要素”,牢記“四要三不要”,就可有效防範金融詐騙。

“一卡”是妥善保管好銀行卡和網銀盾等安全產品,不要借給他人使用。

“兩碼”是指電子銀行密碼及簡訊驗證碼。不要“一套密碼走天下”,要將電子銀行密碼設定為數字 字母等複雜組合並定期修改;簡訊驗證碼是支付密碼,絕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給他人。

“三要素”是身份證號、賬號、手機號碼等個人私密資訊,切勿隨意洩露。

“四要”:一要認準官網網址。二要隨時關注賬戶變動,開通賬戶變動簡訊、微信提醒服務。三要在辦理電子銀行轉賬、支付等交易時,仔細核對收款賬戶、商戶、金額等資訊是否正確。四要對手機電腦防毒,使用電子銀行交易的手機、電腦要安裝專業防毒軟體,及時升級、定期查殺病毒。

“三不要”:一不要使用公共網路。二不要點選不明連結和掃描二維碼。三不要輕信電話、簡訊、QQ、微信中的所謂退款、貸款驗資、司法協查、商品退款、積分兌換、中獎退稅等資訊。

二、網路金融詐騙的表現形式:

1、“天天分紅”受騙者眾多

“天天分紅”是時下最為流行的理財詐騙模式之一,興起於2011年。平臺號稱使用者只需要投入少量的錢,就能讓資金在數十天內翻2-3倍,並且每天發放“收益”。

當用戶投入一定的資金後,最初幾天都會按期發放“收益”,使用者如果不再追加投資,平臺就會立即讓其賬戶密碼失效,無法獲取本金。當用戶看到有利可圖,選擇追加投資,這時平臺會按期發放幾天“收益”,等待更大筆的投資追加,如果沒有追加,也會很快讓其賬戶密碼失效,無法獲取本金。

天天分紅”是堂而皇之的行騙,且可以通過百度等各種平臺進行公開推廣,所以受害人群龐大。因此大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天天分紅”的詐騙推手。“我向某搜尋網站舉報這種詐騙行為之後,他們在接下來幾天會將這類廣告撤掉,但不出幾天,廣告又會重新上線。”

2、銀行理財產品漏洞被利用

大量工行、招行和農行等使用者紛紛在網上反饋收到簡訊提示,稱自己的銀行卡在網上購買了某款理財產品被扣除了大筆資金,並告知“如果不是您本人操作,請與我們聯絡。”當網友去atm機查詢時發現,自己的銀行卡餘額竟然真的少了簡訊中告知的相同金額。

這時,如果真的就給對方打電話要求退款,你就正好走進了對方預先設好的圈套。對方會以退款需要確認是你本人操作為由,拿到你的簡訊驗證碼,並順利將你的銀行賬戶餘額轉走。

實際上,在得知餘額莫名減少之後,如果使用者通過去銀行櫃檯查詢就可以發現,自己的資金並沒有丟失,只是從銀行活期被轉為定期理財產品,因而在atm機上無法檢視。

原來,詐騙人員通過拖庫與撞庫、公共wifi、atm機針孔攝像頭、電腦木馬等途徑獲取的使用者銀行卡賬戶和密碼後,順利登陸賬戶,但由於沒有手機驗證碼無法進行轉賬,因而想到利用銀行卡內將活期理財轉為定期無需簡訊驗證碼這一特點,順利將餘額由活期轉為定期,然後詐騙使用者說出簡訊驗證碼,盜走資金。

3、p2p平臺頻現虛假投資標的

p2p網貸眼下正發展火熱,截至今年10月,已進入成交規模萬億元時代。然而,許多p2p平臺也藉此為目的,圈走了大量錢財。

很多平臺打著“高息”、“保本”、“短期標”等旗號釋出大量虛假標的,吸引普通投資者,資金到賬後便攜款“跑路”,出現平臺突然無法登陸、創始人消失或辦公地點虛假等情況。

為了能在短時間內詐騙到大量資金,有平臺在開業前聲稱要連續舉辦數天的優惠活動,等到開業後投資者蜂擁而至,然而平臺很快就無法開啟,甚至上午開業下午就“跑路”。

多家專業機構資料顯示,目前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安徽、山東等省份成了p2p平臺“跑路”的重災區。

以上就是網路電信金融詐騙的相關內容介紹。總的來說,人們應當重視個人資訊的保管和保護,不輕易洩露個人資訊;同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留一個心眼,多留意和關注社會新聞的報道,提高自身的防範意思,防患以未然。